運動風氣越來越興盛,運動中心、健身房一到下班時間就會開始湧入人潮,運動總是跟健康劃上等號,但真的是這樣嗎?也許這只不過是商人的炒作。

運動風氣越來越興盛,運動中心、健身房一到下班時間就會開始湧入人潮,運動總是跟健康劃上等號,但真的是這樣嗎?也許這只不過是商人的炒作。
有多少人為了身體健康開始運動健身,不只沒有改善生活品質、沒有改善身體狀況,甚至整天這裡痛那裡痛,到底怎麼樣的運動才能達到促進健康呢?
——————
“適當”的運動可以很好的改善身體狀況,達到促進健康的效益,那麼運動怎麼促進”健康”呢?
健康包含生理、心理與社會適從,運動對不同面向的健康帶來好處。

✅生理上的健康(最主要的目標):
提升組織耐受力,降低日常生活中對組織的損害,避免傷害發生。
增加心肺適能,運動提升心輸出、降低周遭血管的阻抗、提升組織對氧氣的使用效率、增加肺活量…讓日常生活更輕鬆。
調節內分泌,提高胰島素受器敏感性,降低糖尿病發生機率、調節自主神經…
提升大腦功能,運動促進大腦活化,降低失智風險
✅心理上的健康:
獲得成就感、降低生活帶來的種種壓力、提升自信心、抗憂慮…
✅社會適從:
在運動過程可以提供良好的社交機會,提升活動與參與,因為運動慢慢融入不同的社會群體。
——————
這邊主要講述運動如何提升生理上的健康。

人體是個神奇的東西,會不斷的改變自身的狀態,讓身體可以適應外在的環境與刺激,而適應的產生不外乎就是要超過原先的承受能力,當刺激超出原先的能力,產生些許的組織損傷後,為了能夠面對這樣的刺激,人體必須增強或是改變組織特性,當持續給予組織”適當”的刺激與破壞,組織就能夠不斷的增強,當組織強度遠超過日常生活或運動需求時,受傷就不會發生,就這樣得到一個比較健康的身體。

‼️當然若是運動沒有控制好破壞的程度,人體沒有辦法恢復重建時,那就不再走向健康,而是受傷,運動要促進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破而後立,控制好破壞與重建,人體才能夠不斷的增強。
——————
健身是所有運動的基礎,也是最能夠量化最能夠依照預期達到健康這個目標的方法,因為這樣的好處健身越來越風行,但為什麼卻也越來越多人因為健身受傷。

對外表不合理的渴望:
商業的炒作與媒體的大肆宣傳,讓民眾對各種”非健康”體態的渴望越來越深,這些極端的體態對人體不再有幫助,反而常常會產生各種問題,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組織,負責存儲能量,並同時肩負內分泌的調控,當人體脂肪含量過低時,內分泌失調是在所難免的。追求極端的身材必定要捨棄不少人體原有的功能,與健康背道而馳。

對醫療的不信任:
台灣的醫療制度看似完美但其實存在不少問題,人人稱羨的健保提供低廉的醫療資源,理所當然的醫療機構也只能提供符合價值的醫療服務,因此多數時候醫療機構並不能夠提供適當的醫療,達不到民眾預期的效果,漸漸地開始對醫療產生不信任,遇到受傷或是身體上的問題時轉而尋找民間的按摩整復,造成延誤治療或錯誤的治療,讓運動的傷害不斷的累加。

人人都能當健身教練:
“健身教練”看起來好像是個需要大量專業的職業,但要成為健身教練是沒有任何門檻的surprise,不需要有足夠的人體知識更不用有良好的訓練經驗,只要自稱是教練那你就可以當一名健身教練,在市面上有許多缺乏訓練知識的教練,不斷的在創造”病患”給我們

⚠️網路資訊錯誤多:
網路越來越發達,各種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所謂”知識分享”,提供各種動作教學、自我檢測甚至”治療”的方法,玲琅滿目的資訊夾雜著許多錯誤,民眾沒有辦法過濾這些錯誤資訊,盲目的相信會造成很多問題,疼痛、受傷、焦慮…
——————
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運動的目的都是為了健康,競技與挑戰同樣是運動有趣的地方,但當運動目標提升到競技與挑戰時,就已經不再是一件能夠促進生理健康的行為了,競技才不管你身體的承受能力,只追求達到目標達到目的,因此多數情況組織的重建是跟不上破壞的,挑戰極限跟不用說,每一次的挑戰都是與死神的博弈,跟生理的健康早就不再有關聯了。

#物理治療 #健康 #運動 #健身 #迷思 #健康促進 #傷害預防 #競技運動 #遍體麟傷 #內分泌失調 #心肺適能 #心理 #台中 #彰化 #健身房 #運動傷害 #破而後立

TOP